我用常识“破四旧”——刘恩樵语文教学法 | 年度星教师
点击蓝字,即可关注
今日“星教师”
刘恩樵,苏语五人行之一,致力于常识语文教学和研究,他的课堂不是冷冰冰的教材和人,而是充满着真情、常识、趣味,想想如果语文课堂所学就是你的生活,你又怎能不爱?
刘恩樵,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教书三十年,坚守三尺讲台,倡导“常识语文”,坚守大量阅读与大量写作并举的语文学习铁律,坚守真切体悟与充分实践交融的法则,坚守不唯教材、不唯宣讲、不唯分数、不唯考试的信念,坚守课堂上让学生深度思考与自由表达的教学策略,探索生态语文教学。提出“四重三强六个一”的新语文教与学的策略,践行“四多四少”与“三个大量”的语文实践观,形成了“大量读写,综合实践”的语文教学特色以及“简约、平易、灵动、智慧”的课堂教学风格,思考不辍,实践不止。
期间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专著9部,在全国多省市开课或讲座近百场,其语文教学主张与经历曾受到诸多报刊的关注和长篇报道。
破四旧:用常识为药方,医治语文教学
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这样说:“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语文教学何曾不就是如此?当下的语文教学已经病态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用常识为药方来医治语文教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近年来,笔者从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坚守语文教学的本份,融入微课程的实践三个层面努力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教学像语文教学。
一从“旧四重”到“新四重”:以结构的还原谋功能
毋容讳言,当下语文教学的结构已经严重畸形化了,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以完善的结构来谋取语文教学的功能,这是还原语文教学本色的首要前提。
我将语文教学结构畸形化的表现概括为“旧四重”:
1.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
2.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
3、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4、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
面对“旧四重”,我的做法是:
1.先改教材,再重教材与读物结合。所谓“改教材”就是对教材重组。我会变人文修养的单元主题为语言习得的单元组块,变文选组合为训练系统,变阅读本位为四线合击(听说读写),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其次,减少教材份量,让教材变薄。让教材变薄,一是可以避免多学而不精的状况,避免“挖坑式”的教学状态,避免“糠多嚼不烂”的现象。二是可以腾出时间与精力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阅读。第三,增设读本及书单。我的做法的目的是让教材形成这样的格局:以合理体式与适量的篇目构成的课堂教材与以一定数量的精选篇目与读物书单构成的课外教材相结合。
2.先改课堂,再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首先,我是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改革当下的语文课堂。其次,从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语文活动与校外语文实践,树立“大课堂”的观念,同时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变“重课堂”为“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3.先改阅读(教学),再重阅读与听、说、写的结合。改革阅读教学,主要改讲读本位为自学本位。我只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组织与引导学生自学。另一件事就是讲学生不懂的。在改变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会将听、说、写完整地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
4.先改分数,再重分数与素质的结合。所谓“改分数”,一是努力提高语文试卷的命题的水准,努力让语文分数更多地朝着语文能力与素养靠近。二是把分数作为语文素养之树上自然的果实。盯盘揉下的分数也许果形是大的,但是,是缺乏汁水的;以养育语文素养之树而结出的分数之果,一样可以大且有汁水。
二从“旧四多”到“新四多”:以本份的坚守求素养
当下,“教师教教材多,课堂讲的多,学生作业多,考试多”这“旧四多”极为普遍,而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多读书,多写随笔,学生多讲,活动多搞”这“新四多”,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升。
1.多读书,少(精)学教材。我对每学期的一册语文教材,进行筛选与整合,删去一些意义不大的课文,整合一些可以合并阅读的文章,精讲该讲的文章,这样,就能够省下不少的课堂时间。如何“多读”,我的做法是,一是语文课堂共读,班级所有学生共读一本书。共读的目的是便于指导与交流。每共读一本书,我都会在共读前有简单指导,然后放手给学生阅读,读完以后,再在班级里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围绕一些重点话题,展开讨论。共读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二是利用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大量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老师给出一个书单,班级也建立图书馆,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共读与课外阅读构成了学生阅读的点与面、质与量的交织。
2.多学随笔,少做练习。精简了教材中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精减了学生做练习的量与时间。于是写随笔成了我的学生语文作业的主打。我的要求是每天必写,我每天批阅学生的随笔,每周评讲学生随笔,每学期为学生随笔结集成书。
3.学生多说,教师少说。这是我语文课堂的原则。我的课堂力主简约,力主开放,还学生课堂主角的地位。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不把课堂搞得密不透风,不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跟着老师转,而是让学生自由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自由地去发现文本自身的魅力与精彩。
4.活动多点,考试少点。考试是必须的,我每学期只进行期中与期末两次测试。而语文活动是我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语文活动大致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课堂活动。每天每节课的开始三分钟举办小演讲活动,这已成习惯。二是校内活动。基本上每两周就会有一次校内语文小活动,诸如读书报告会,班事沙龙,书法现场展示,辩论会,听微型报告(邀请教师或家长来班级小讲座),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等等。三是校外活动。一般结合微课程的研究来开展。
三从“旧四无”到“新四有”:以微课程的融入增效益
说实在的,当下,将微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并不多。在语文教学中,“无课程意识,无课程规划,无开发能力,无实施空间”这“旧四无”较为普遍。近年来,笔者深入研究语文教与学的规律,努力将微课程的理念融进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了“人人有微课程研究,周周有微课程展示,月月有微课程活动,年年有微课程作品”的“新四有”,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效益有着很大的意义。
人人有微课程研究。就是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特点,指导学生选择语文中的某一个点作为研究的对象,形成微课程研究。在将微课程融进语文教学之初,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微课程,如何开展微课程研究,如何整理微课程研究的成果等等,最终让班级里人人都有微课程,人人都在研究微课程。
比如,王一凝对中国古代诗词情有独钟,且有大量的阅读与背诵,她就选择了“李清照研究”;郑新的文章一直非常幽默,对歇后语特别感兴趣,我就让他进行“歇后语研究”;周鑫宇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就指导他进行“科学小品文研究”;王怡特别喜欢徐志摩的诗,就让她进行“徐志摩研究”,等等。当然,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我也鼓励他们多人形成研究小组,选择自己的微课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梳理,最终两个班上74名同学形成了43个微课程专题,如对联研究、成语研究、广告词研究、莲研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内容)、泰山研究、《水浒传》研究、错别字研究、网络语研究、阅读解题技巧研究、周庄研究、吴方言研究等等。
其实,所谓的“研究“,不是要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成果,只是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概括比较、整合梳理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周周有微课程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做了提炼与梳理,然后形成一篇研究性报告,以便全面展示研究的成果。然后,从某一周开始,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这个(组)学生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微课程研究的经历、成果等。每一周的微课程成果展示汇报课,对展示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听课的学生而言也是一次开眼界的过程。
月月有微课程活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网上查阅资料是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此,每一个月,我都会有计划地根据学生微课程研究的进展需要,挖掘学校内外的资源(主要是家长资源),帮助学生组织一些微课程活动,让研究的行为更加鲜活生动起来。我会带学生去市民大讲堂听讲座,会邀请有些人士给学生做访谈,会带学生到研究需要的实地去考察,也会组织学生举行微课程研究沙龙等。年年有微课程作品。我们一般以一个学期为研究周期,一个学期结束,要求学生整理好研究报告,然后汇集成册,形成班级语文微课程研究的作品。
教育故事
读着读着,我哽咽而泣
早读课上我只安排极少的时间用来背默教材上的古诗文,因为,我觉得让学生整个学期就翻来覆去地背默教材上那十几篇古诗文,确实有些奢侈,说得严重点就是浪费孩子的宝贵年华。于是,无数的早读,我是用来给学生朗读美文的。我将之雅称为晨诵。
晨诵的美文大都来自教材的配套读物《七彩阅读》,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教师从未让学生打开过这本书,而我,会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让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在学生的心田里流淌,文章中的每一个字从学生的嘴里诵出。
晨诵有的由学生自己读,有的由我来读学生听。晨光里的课堂,书声琅琅,美文润心。
今日的晨诵由我来读。这个单元是“父母这般爱我们”。我先读了冯至的《父亲的生日》,接着读了黎烈文的《崇高的母性》。
《崇高的母性》的作者是黎烈文。对黎烈文其人我并不知晓,文章我也未曾阅读过。这是我第一次读。
……妻自己和我都不曾想到那时有了小孩。我们完全没有料到他来得那么迅速。最初从医生口中听到这消息时,我可真的有点慌急了,这正像自己的阵势还没有摆好,敌人就已跑里挑战一样。可是回头去看妻时,她正在窥伺着我的脸色,彼此的眼光一碰到,她便红着脸把头转过一边,但就在这闪电似的一瞥中,我已看到她是不单没有一点怨恨,还显露出喜悦。“啊,她倒高兴有小孩呢。”我心里这样想。……
我在教室里踱步,不紧不慢地朗读着,努力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合着文章的内容与情感。我想沉潜进文章里,也想用我的诵读让学生浸到文章里。学生们捧着书,可以说,此时他们正在聆听,聆听我的诵读,也是聆听这来自遥远时代的声音,聆听来自一位丈夫对自己的孩子出生前后所经历的事情的叙述。教室里很静很静,阳光也透过窗玻璃涌到教室里。
这是多么幸福美好的期待啊。我一边读着,一边感动着,温暖在我的周身漾开。我要把这样的温暖传递给学生。
……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所有的洋服都小了,从前那样爱美的她,现在却穿着一点样子也没有的宽大的中国衣裳,在霞飞路那样热闹的街道上悠悠然地走着,一点也不感觉着局促。有些生过小孩的女人劝她用带子在肚上勒一勒,免得孩子长得太大,将来难于生产,但她却固执的不肯,她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不愿妨碍那没有出世的小东西的发育……
这样的温馨,这样的感动,这样的幸福,一直在我的心里漾着涟漪。我有意地瞄看学生,他们的眼睛很亮,专注看着文章,凝神静听。
……妻要求医生把小孩放在她被里睡一睡。她勉强侧起身子,瞧着这刚从自己身上出来的、因为怕亮在不停地闪着眼睛的小东西,她完全忘掉了近来--不,十个月以来的一切苦楚。从那浮现在一张稍稍清瘦的脸上的甜蜜的笑容,我感到她是从来不曾那样开心过……
幸福感蔓延着,如同晨曦里这明亮的光芒。我感觉到,这样光芒正融进我的心里,我想此刻,学生的心里也有了光芒。
可是,事情发生了变化。
从第五天起,妻却忽然发热起来。
读到此,我的心里并没有什么诧异。我想,只是“发热”而已,这很正常啊。我的心里依然荡漾着幸福。然而,情况越来越糟。
在四十一二度的高热下,妻什么都糊涂了,但却知道她已有一个孩子;她什么人都忘记了,但却没有忘记她的初生的爱儿。她做着呓语时,旁的什么都不说,就只喃喃地叫着:“阿囝!囝囝!弟弟!”大概因为她自己嘴里觉得难过吧,她便联想到她的孩子也许口渴了,她有声没气地,反复地说着:“囡囡嘴干啦!叫娘姨喂点牛奶给他吃吧……弟弟口渴啦,叫娘姨倒点开水给她喝吧……”妻是从来没有过叫喊“囝囝”“弟弟”“阿囝”这样的经历的,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听她说出这类名字,可是她现在却这样熟练地、自然地念着这些对于小孩的亲爱的称呼,就像自己已经做过几十年的母亲一样--不!世间再没有第二个母亲会把这类名称念得像她那样温柔动人的!
我用低缓的声调朗读着,心开始沉重起来了。读完这一段,我停下来好长时间,我的心在不安中发问:怎么会呢?不会吧?我看到,学生们的脸也凝重起来。
不可避免的瞬间终于来了!一月十四日早上,妻在我的臂上断了呼吸。然而呼吸断了以后,她的两眼还是茫然的睁开着……
我忽然读不下去了,心里一阵堵塞,牙开始咬了起来,我感觉到我的嘴唇有些颤动。我快步走向教室后面,靠着的书柜站立着。
我不敢看同学们,只是眼睛盯着这几行字,眼睛里充盈着泪水……
我想继续读下去,可是哽咽得厉害,我也控制不住颤抖的嘴唇。我感觉到有不少同学掉过头来看我,但是我不敢抬头看他们。
我想继续读,可是怎么也没办法继续读起来。我不得不更加地咬紧牙。
教室里很静很静。
大约过了一分钟。我试着再读。
然而呼吸断了以后,她的两眼还是茫然的睁开着……
这时,我的眼泪终于没有控制住,倾泻而下……
我又一次读不下去了。
曹可佳转过身,递给我几张纸巾。
教室里异常的安静。
大概又过了有两分钟,我努力地克制住自己,才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读完接下来的几行:
直待我轻轻的吻着她的眼皮,在她的耳边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叫她放心着,……不要记挂孩子,我一定尽力把他养大,她方才瞑目逝去。……可是过了一会,我忽然发现她的眼角上每一面挂着一颗很大的晶莹的泪珠。……我在殡仪馆的人到来之前,轻轻地把它们抹去了。我知道这是妻为了她的“阿囝”“弟弟”流下的。
文章读完了。我没再说什么,依然靠在教室后面的书柜。
教室里很安静。
下课铃响了。我急忙走出教室。回到办公室,依然沉浸《崇高的母性》里。
这个早读,我又一次被温暖有情的文字击倒。我想起来前些日子读的《巨流河》。作者齐邦媛说她听朱光潜老师的英诗课,朱先生朗读英文诗到感动处时,“竟然语带哽咽,稍微停顿又继续念下去,念到最后两行时,老师取下眼镜,眼泪流下了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靠口说话。”我想,一个平凡的语文教师,如我,这个早读,我理解了朱光潜。
一天里,我的眼前总是时不时地浮现出那段文字所展现的场景,以及那“一颗很大的晶莹的泪珠”。不知孩子们是否也看到了这颗“很大的晶莹的泪珠”?
晚上,我在我的学生群里,链接了“黎烈文”的百科,还有那个在黎烈文的《崇高的母性》中写到的他们那个刚出生时在医院里被“折磨”得几乎送命的孩子黎念之的百科。值得欣慰的是,黎念之现在已经是著名化学家,美国中科院院士。我想让学生知道,黎念之的名字是他的父亲为他起的。黎烈文为了纪念亡妻,给儿子取名“念之”,希望孩子终身纪念为他而失去生命的母亲。
有“精神”与“主张”的技术——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我读过余映潮老师的书——《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讲语文》,很受启发与影响。所以,前几日听朋友说余老师又出新书《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便急忙从卓越网上购买阅读。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的封面上有着这样三句话:
这是一部用技术与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兵法;
这是余映潮老师多年语文教学智慧与思考的一次集中展示;
这是一本向广大语文教师传递科研精神与方法的优秀著作。
读了整本书,对于这三句话,我很赞同。余映潮老师中学语文教学的“技术与艺术”“智慧与思考”“精神与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本书书名虽叫《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但是余老师并没有大谈理念,大谈主张,而是以事实说话,以案例说理,以技术说道,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有“主张”的技术,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直观的印象,最直接的收获。
读余映潮老师之前的书,我就感到他的课堂教学点子特别的多,且这些点子都让你佩服。读了《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而且这些点子,已经不仅仅属于点子了,已经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了。
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中,这样“妙点子”太多,我不妨列举一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是一篇很浅显很短小的文章,但是,余老师通过“五读”却读出了与众不同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应的设计。
一是“用评点的方式细细地读”,仅“故事情节”一项,就写出了多余原文三倍的评点文字。
二是“多角度概说课文内容”,余老师以“这是一则 的故事”为句式,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提出了十几种概述。
三是“用一组句子点示课文的寓意”,余老师拟出了八个句子“点示”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不仅深刻,而且角度新颖。
四是“用朗读的方式品读课文”,如就整体而言,用停顿的方式表示自己读出这则寓言中“故事”的层次,就细节而言,读好“三问三答”,以表示人物的神采等。
五是“读出文学的味道”,比如,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对比”“白描”“空白”“反差”以及“蓄势于前,急转于后”等手法。《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是一篇极为浅显与简短的故事,在许多老师看来,这样的文章直白如水,一眼见底,简单到不必教学甚或无法教学的程度,但是,余老师就能别出心裁,巧用点子,读出滋味,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些艺术化的“点子”或曰“技术”,都是出神入化、妙不可言的。这让我想到了许多书画大家,他们的一些小作品,看似随意而为,但都是精妙无比。纵观余老师的《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类似这样艺术性的点子比比皆是,看上去并不复杂,但个个巧妙,令人啧啧赞叹,而且,这些点子并不难做,更不难学,每一个阅读此书的人,都可以把这些点子化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余老师是有技术的人,而这种技术来自语文教学的智慧。这也是余映潮老师之所以很受一线老师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余映潮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术真的是令人叹服。然而,他的这些技术不是“小技”,而是“大技”,是有根基的技术,有“主张”的技术。余老师的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实践与实现他的语文教学的主张,是因“主张”而生的技术,是为“主张”服务的技术。
看过余老师的很多语文课实录,也听过余老师上的语文课,现在再看余老师的这本书,觉得余老师真是朴实之人,他的语文教学主张也是朴实的主张。
这样说,有两点理由:
一是《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书名虽曰“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但书中的主要策略不是理性地阐明主张,而全部是以案例的方式呈现语文教学的主张是什么,语文课怎么上。请看本书的六个章节:“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质”。你看,全书不是倾向理论阐释的书,而是以案例展现主张的。这也说明,余映潮老师的教学主张一方面是有雄厚的实践基础的,另一方面说明余老师的主张是完全可以转为语文教学的“生产力”的。
二是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是体现语文特质的,有着浓郁语文味的,他不主张让语文有不能承受之重,而是主张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余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技术与主张是相融的,是相成的,是一体的。只有把他的技术与主张联系起来理解与学习,才可以深得余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精髓。
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中,余老师没有涉及他的语文教学经历,我们似乎也读不到他在语文教学方面是如何研究、如何追求的,不知道他的这些技术与主张是如何炼出来的。但是,他中学语文教学的技术与主张完全有“本”有“源”的。
我们不妨以一棵大树作比余映潮老师的教学之树,那么,技术就好比枝叶,主张就好比主干,精神就是深厚的大地。余映潮老师之所以语文教学之树茂盛长青,是因为它植根于勤勉、坚持、思考与进取的土壤里。
我读过《余映潮讲语文》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余映潮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有这么多令人感佩的技巧,为什么有如此切近语文教学本质的主张了。余老师在他的“语文潮”网站上发过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我的“苦做”八法》,另一篇是《我的“巧做”八法》。现扼要讲两文转引如下:
作为一个非常能够吃苦的人,我已经“苦做”了几十年,到目前为止还在这样。在无数个深夜里离开书桌时我想的是“还有明天”。在无数个需要休息的中午我在旅途中行色匆匆。暑假中极热的下午工作着,我会想到“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的情境。寒假中极冷的晚上工作着,我会感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我的“苦做”大约有下面的8种方法。1、不遗余力地完成本职工作;2、永不停止地积累;3、坚持进行极为艰苦的写作;4、耐心地进行细节化的教学与学术研究;5、自觉承受多种多样的痛苦磨练;6、一定要有指标要求;7、迎接最难工作的挑战;8、坚持原创,在黑暗中摸索。
仅仅只是苦做,一般做不出极好的业绩。就像愚公移山,还得上帝来帮忙。
生活中、工作中如果没有“巧做”二字,可能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需要“巧做”。一个人能够“苦做”,能够“巧做”,他就有较大的可能取得成功。我是一个“苦做”一辈子的人,但我也非常善于“巧做”。我的“巧做”有如下的8种方法。1、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2、视学习方法为第一;3、有极好的做目录索引的习惯;4、及时地将一切需要记下来的东西变成文字;5、保持目标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6、乐于从新的视角研究问题;7、让细节出彩;8、创意在先。
“苦做”与“巧做”,体现了余映潮的精神与智慧。其实,我们真正该向余映潮老师学习的,绝不是那些技巧,也不一定是他的主张,而是他的孜孜以求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有可能在余老师的技巧与主张基础上继续前行,就能获得更多的语文教学的智慧,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也许,我们连这现有的技巧这些东西都不一定能学到。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2012年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新课程 | 班主任 | 学前教育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信息技术 | 音乐 | 生物 | 思品 | 物理 | 心理 | 历史 | 地理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